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9章


“阿峰,有什么喜事啊,买了这么多猪耳朵,还有花生啤酒做宵夜。他们所住屋邨的天台上背风一角,王天富接过陈海峰递给他的啤酒,眼里冒光。

“嗯,是有件喜事,我和强哥下午谈妥了一个风扇厂下来,准备大干一场。陈海峰打开啤酒喝了一口,徐徐道。

“啊,真的,恭喜恭喜,阿峰,以后发财别忘了我啊!王天富替他高兴,他没多少惊讶,觉得陈海峰迟早会当老细,不像他,要文化没文化,要胆识没胆识,一辈子出力做工的命。

“呐,场地设备什么的都齐全,招人手开工就可以,你是我唯一的好兄弟,我想要带你一起发财,怎么样,你出点钱加一份子进来。陈海峰看着王天富,鼓动道。

“咳咳,这,这个,我,我得问问我老豆才行。王天富刚吃了一大块猪耳朵,卡在喉咙里,咳得脸色涨红。

陈海峰知道他虽爱口花花,但胆小怕事,这么大的事没有王叔点头,王天富可做不了主。

“吃完宵夜,你晚上回去问问王叔,明天早上给我答复。陈海峰催促道。

“哦,哦,这么急啊?

“阿天,实不相瞒,我和强哥还缺一点资金,要尽快落实,不然这么好的机会过期不侯的。

“缺多少,我自己攒了八百块零用。

“缺三万。

“三,三万?王天富瞪大了眼睛,对他来说,三万是天文数。

“是啊,看你能拿出多少,不够我再问其它人。

王天富不说话,闷头喝酒。

第二天一早,顶着黑眼圈的王天富在返工前找到陈海峰,脸色羞红,掏了八百块给陈海峰,陈海峰没有接,他知道王天富的情况,王叔肯定是没松口,昨晚隐约听到他们父子的争吵声。

他在脑海中搜刮了一遍,此时有钱能借给他的人,除了当年和父母一起逃港,现在在鸭寮街开电器档的李叔,没其它人了。

他只能撞撞运气,期待李叔看在父母的份上给他借些,所以买了两样水果,收拾下心情,往鸭寮街去。

鸭寮街是深水埗的电器一条件街,各种电器的成品,零配件应有尽有,只要你想得到,不管是以前老式经典的,还是现在潮流时尚的,都能拿得到。

李立明多年前就在鸭寮街开档,经营音响、磁带机、收音机及相关零配件,位置虽然偏,但这么多年下来也积攒了很多老客户,只要开门,就不愁没收入。

几年前陈海峰辍学后,陈母送他来做学徒,主要是帮拿货跑腿,组装成品,也兼带一些维修更换,李立明把他当免费工人,只是供一餐午饭而已。

当时他年纪小,没什么选择,等一成年,便和王天富一起到了厂里做工补贴家用。

“李叔,新年好啊!陈海峰到了档口,李立明刚开档不久,还没客人上门,陈海峰借机打了个招呼。

“新年好,你是小峰?李立明从玻璃台后抬起头,不确定地问。

“李叔,是我,生意好啊。陈海峰送上买来的水果。

“哎呀,转眼两年没见,长这么高大了,都差点认不出来了,来就来了,破费什么啊,快坐。李立明瞅了一眼水果,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他坐下。

陈海峰应了一声坐下来,一个肥头大耳的男人夹着包走进来,开口问:“老李,那批货准备得怎么样了?

“方生,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发货。李立明丢下陈海峰,招呼起客人。

“那就好, 这是货款,你数一数,没问题就给我发货,还是到老地方。方生从包里掏出一沓报纸包裹的钱,递给李立明。

李立明接过,打开来认真数了数,数完喜笑颜开地说:“一万三,没错。

“行,我走了。

“方生,慢走。

李立明把钱小心翼翼地放进随身的挎包里,坐下来问陈海峰:“小峰,你母亲身体还好吧?

“还好,就是下雨天老喊膝盖疼。

“那都是当年来港遭的罪啊,在海里泡了一夜,不容易。李立明叹了一声,问:“你老豆呢,什么时候出来?你看我这一天天忙的,都没时间去探视他一回,你跟你妈说,下次去探视,来告诉我一声,如果能抽开身一起去。

“他还有五年监期,李叔有心了。

“你现在还在大窝坪那边电子厂做工吧?李立明也没多说什么,拉家常般问。

“没有了,已经辞工了,现在准备和朋友合伙开个小风扇厂。陈海峰把话题引进来。

“是吗?开个小厂买模具什么的也得花不少钱吧?李立明随口问,在他印象中,三五个人的小厂,要成条生产线那是不可能的,只能买零配件加工及组装。

“嗯嗯,李叔,我们捡现成的,场地、生产线,部分零配件什么的都有,在荃湾,柴角湾工业园内。

“哦,那里边的场地至少也得好几千尺吧,租下来那可得花不少钱,你合伙的朋友全出啊?李立明以为陈海峰遇上贵人提携了。

“也不是,他出大头我出小头,现在还缺一点启动资金,所以冒昧来问问李叔,手头宽裕的话能不能借一点短期周转,半年时间吧,利息好说。陈海峰语气尽量平缓,看着李立明。

“哦,你知道李叔一家子人要养,档里还要周转,这忙可帮不上了。李立明沉吟下,也没问他要借多少,直接拒绝了,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陈海峰尴尬地笑了一下,站起来道:“理解,那李叔,你忙,我就不打扰你做生意了。

“好,你有事去忙,有空再来档里喝茶。李立明也没挽留,自始至终连水都没倒一杯,不说茶了。

陈海峰出了档口门,一个四十左右的肥胖妇人抱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擦身走入来。

“刚才那个不是林小芳家的崽子吗?叫什么来着,他来干什么?妇人是李立明来港后娶的老婆张远芬。

“是,叫陈海峰,来借钱的。李立明嗤声道。

“借钱?你没有借给他吧?张远芬紧张地问。

“我傻啊,借给他,那不是肉包子打狗,年纪轻轻的不踏实,要和人合伙开什么风扇厂,陈新河还在牢房里蹲着呢,谁给他面子啊。李立明鄙夷道。

陈海峰出得档口,心中有事,并没有走远,李立明声音很大,说的话都落入了他耳中;不借就不借吧,话说得这么难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我陈海峰做不出一番事业来,就枉两世为人了。

可是,眼前真的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何况是几万块钱呢,上哪弄去?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