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说与日常生活
艰难的选择之后,在物理张川的力推之下,张川选择了来自长洱的《天才基本法》。
其实这里面能够说服张川的无非就是三点——
一.不到八十万的字数相比较其它的动辄两三百万字数的作品已经是一个比较少的数目了。
二.张川看过的是实体版的内容,很多在可能在连载中存在的问题都是被校对过的,用不着太多心思去改动一些逻辑上不合理的地方。
三.更容易被出版看重,能够在短时间里就结算稿费。
楼下的黑网吧里,张川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的游走,不断的猛烈的敲击着需要的字母。
比起后世的拼音和双拼输入,五笔输入的效率自然是快的飞起,但是遇到一些字符集没有收入的汉字时还是要慢下速度短暂的思考切换输入法打上拼音注释。
将近半个多月的努力三十多万字的底稿算是完成了。
如果不是因为要上学和学习其它的东西的话,张川估计着最多四五天的时间就可以把全部的内容写好,稿子寄到出版社的编辑的手里了。
[今天差不多了。]
变革者冒出声来提醒着张川时间,张川保持好文档,看了眼时间,用邮箱打包好文件发给自己的另外一个邮箱,因为没有U盘或者软盘,张川也就只能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存储文件了。
至于会不会丢包误删之类事情会不会发生,张川是完全不担心,毕竟东西就在自己的脑子里面,没了再花点时间写一遍就可以。
把电脑上的文件删除的干干净净,便起身准备离开网吧。
“老大,你要把书发给哪一个出版社。
物理-张川出来冒了个泡。
因为同时存在两个并列意识的话,张川的身体最多承受三个小时便会出现问题,所以一般情况没有在家的时候为了效率最大化,一般都是两个并列意识轮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做到几乎24小时,张川的大脑都会有两个意识在线,能够最高效的学习。
“文创出版社。
张川自然是在决定写什么的时候就已经选定了出版社,其实能让他选的也没几个。
现在的纸质品消费还没有像十几年后那般颓废,书籍出版印刷业务的营收都还在占着出版社收入的大头,但是这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有了颓势,使用做小说出版业务的出版社也没几个,大部分都是翻译馆,印刷店。
“等过几天把书的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再,用邮件发过去吧,这样也少些事情。
“嗯,也对,正好过段时间就放暑假了,到时候和那边编辑联系也方便。
物理-张川道。
“对了,之前放学的时候我答应了阿茗,给她买和路雪的。
“你没事就不要顺便答应好不好,阿茗吃了会伤胃的。
虽然张川极其反对张茗吃雪糕这样特别冰的的东西,但是毕竟是答应了事情。
虽然不是他答应的,但是答应了的事情就是要做到的,张川还是老老实实的在路边卖和路雪的流动摊贩那买了两根包好揣到书包里面免得还没到家就开始化了。
一到门口,张川还没有开门便听见房间里面的电视声,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在看电视,除了张茗那小妮子又还会有谁。
“我回来了。
张川开门换下鞋子,客厅里面电视的声音也小了几分。
“哥哥,我的雪糕呢?
张茗见到两手空空的张川先是一副失落的表情,随后见到张川拿起书包找对象又飞快的换脸,一脸的期待和高兴。
“这呢。
张川掏出雪糕递给张茗,把书包放好。
“作业写好了吗?
“嗯,写好了。
“晚上想要吃点什么?
“嗯……
“我想,吃宽面。
“行吧。
张川拿着张茗的作业,翻看了几下,问着晚餐想要吃些什么,随手从桌子上拿起张茗的笔在她的作业上改了几个错。
“吃完雪糕自己把作业改一下呀。
张川进了厨房又探出头来对着客厅里看着电视吃着雪糕的张茗叫道。
[还真是长兄如父呀。]
“确实是。“
物理-张川和变革者趁着张川做饭空闲的时间,冒出头来吐槽到。
“不然还能怎么样。
张川弄着面团烧着开水,从厨柜里面拿出擀面杖来,也不想和那两人搭理。
变革者和物理-张川自然是散开,干各自的事情去了。
变革者去整理张川的记忆,物理-张川则是闷在一边看自己书学习等着换班。
不锈钢盆里的干面粉越揉越少,张川手里的面团越揉越紧,干湿也变得合宜起来,支着擀面杖抬在菜板上,撒上面粉铺着,用手在面团一揪轻松的取下一小块,用力一甩在落在菜板之前变成长条,擀面杖压上去围着支点绕上三分之一圆,手指一掐没成形的面疙瘩就从压好的宽面上撤下丢回到不锈钢盆里。
反复几次,一壶茶的时间不到就用完了面粉。
十来条板宽的长面就已经弄好,锅里面起水看着差不多便直接一道全部下了了。
“可以放点辣的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张茗进了厨房就站在张川的后面,一脸馋相的看着锅里面还没有浮起的面。
“不可以,今天让你吃点冰的已经是破例了,小心再吃了辣的,拉肚子脸上长痘痘。
“咦—,我才不要。
“那就不要吃辣了。
“行吧。
“去弄点葱过来,等一下我来切。
张川喊着张茗,自己起手用筷子荡着锅里面还没熟的宽面。
张茗动作很快,抽着椅子搭在冰箱的下面一米二几的身高着实是有些太矮了,站在椅子上还要踮着脚尖才能吃力的从冰箱的保险层上找到小葱。
嘟着嘴一副努力伸手的样子着实是有几分可爱。
可惜,可爱不能当饭吃。
不然张川能吃撑着。
捞起面来,三下五除二切好小葱撒再碗里面,趁着还热,抄起一个干净的锅热上一几勺滚又加了点豆丝,便直接浇在碗里。
热腾腾的油气裹着葱香。
“行了,洗手吃饭了。
张川端着两个碗,腾到餐桌上。
“那我就,先开动了。
张茗握着筷子望了眼坐在自己对面的张川。
“吃吧。
二人吃了放张川收拾了饭碗,再检查了一遍张茗的作业,便放她去洗漱准备睡觉。
张川烧好一壶开水,端着杯子拿着葡萄糖装着的袋子,看了眼张茗的房间,道了声晚安也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挪着下面的腿避开堆在地上分着不同图书馆的书走到桌子边上,东西一放,床上面一趟。
“换班吧。
张川一声喊道,自己和物理-张川的意识便很快的昏沉了下去。
张川从床上爬起来,伸着懒腰,一声清脆的响声从脖子手腕等关节发出。
“那就到我工作了。“
此时控制着身体便是喜好数学的数学-张川,
暂且就将数学张川叫做,张川数;物理张川叫张川物吧。
兑上一杯葡萄糖,一口喝下张川数顿时感觉精神一震。
“开启多线思维。“
[嘿,好了。]
变革者应答到,也开始自己的工作,整理张川数现在看到的书的记忆。
张川数两手并用,一心二用,看着两本不同书,漫长的夜晚就在学习中一点一点被消磨。